主持人:许潇鹏 Alex- Mint Ventures 研究合伙人
嘉宾:刘秋杉— 无界版图首席研究员 (@Mr_YYDS_1); 小明— Curve中文社区成员 (@haowi.eth)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 Mint Ventures 发起的 WEB3 Mint To Be 在这里我们已持续追问和深度思考,在 WEB3 世界里澄清事实、探清现实、寻找共识。我是Mint Ventures研究合伙人许潇鹏,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刘秋杉和小明两位嘉宾
主持人:
咱们第一个聊的就是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价值跟场景,因为刚刚进入Web3 的或者刚刚开始做一些加密投资,用户基本上使用过稳定币,比如像USDT ,像Binance常用的BUSD,这个大家可能比较熟。那么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用过的朋友就没有那么的多。
Contents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价值跟场景
Q1: 稳定币这种产品在Web3 的商业世界里面在你们看来有哪些比较核心的场景,以及它的底层价值是什么?
秋杉 :
稳定币其实我们过去在做Defi的时候已经知道它的一些场景是很明显的,要么是抵押,要么是挖矿,要么是支付,要么就是储备。现在我们的行业的叙述, 叙事换到了一个更大的赛道—Web3 (这里)其实就不再是小众圈子的金融了。它是包含了一些艺术,还有数字版权、数字文化等等非常大的一个领域,甚至过去Web2互联网所能做的一切,今天的Web3 已经颠覆了一些。我们说Web3和Web2互联网如果有什么很大的不同,那我们都会说只是一个去中心化。
那再往下走到应用层面,商业层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是否会接受 Crypto(加密) 支付,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去Web3 的一些数字艺术数字版权平台去购买一些作品,那这时候你就不能用一些 Web2的一些支付宝还有 Visa 卡去支付。那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它能够去接受 USDC, USDT 甚至 BUSD 这些去支付。
所以我认为可能目前阶段一个短时间内:(稳定币在Web3 的上线时间里)它可能会担当起一个支付的作用,所以它的底层价值,可能也是目前区块链这些中心化稳定币所独有的价值支撑,比如:是共识支撑/美元信用背书等等,这就是我的答案。
小明 :
稳定币实际上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合规的稳定币,或者说是由美元作为依托,或者说中心化的一个稳定币。就是这个目前主流的三大稳定就是Tether的 USDT/ Circle的 USDC还有 Binance 的 BUSD。然后这三个稳定币也是目前的主流稳定币,它们目前也是分列,处于整个稳定币发行规模的前三。
然后另外一个部分是去中心化稳定币。但实际上其实我是这样子理解去中心化稳定币的:绝大部分的去中心化稳定币我们都可以理解它是一种票据,就类似于银行承兑汇票或者说商业票据这样的一个定位。就比如说MakerDAO的DAI,它最初的最简化的版本就是:你抵押以太坊,然后超额抵押以太坊,就可以借出来DAI这样的一个票据。然后市场上还有很多其各式各样的去中心化的稳定币,但是它们本质都是票据,我是这样子理解的。
主持人:
刚刚两位就是对于中心化稳定币包括稳定币本身这个东西都有一些各自理解。秋杉觉得可能它(稳定币)在Web3 商业世界主要应用场景是支付结算的,然后小明 这边提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看法,就是稳定币本质上是票据。 那么我们再来进一步聊一下。
刚刚谈到的是稳定币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概念,那对于稳定币,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进行分类,一类是中心化,一类是去中心化的。那么中心化大家可能知道,它是由中心化机构来去发行,一般来说都有监管账户,当然有些可能也没有,比如像Tether,它是没有国家监管账户的,它毕竟是有一个中心化的银行体系。有对外生成足额对的一个资产在进行发行。那么像去中心化的话,它基本上就不基于中心化的这种银行体系来进行发行。它一般都是通过智能合约去产生的,不管它有没有抵押,当然至少是基于智能合约去进行产生的。
中心化跟去中心稳定币在场景上的区隔
Q2:那么在二位看来,刚刚我们描述了一些中心化跟去中心稳定币的场景,作为稳定币来说,它们两者在整个Web3 世界中,在场景上有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区隔?有一些场景可能是中心化更适合,有些可能只有去中心化才能(实现),有没有这样明显的区隔呢?
小明 :
就像刚才我们聊到一样,三大的一个中心化稳定币(USDC/USDT/BUSD),通常的使用(场景)是价值一个存储。举个例子,一些地区使用的法币可能并不是美元。然后因为现在整个 Crypto 市场进行交易,它最好的流动性还是通过美元。那这个时候交易就是一个很大的场景。
然后第二个就是支付场景:中心化稳定币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存储,基于美元本位的价值存储,或者说它是一种美元的替代品。去中心化稳定币:一些支付应用场景:比如MakerDAO的DAI。然后其它的稳定币实际上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它的主要用途可能还是我刚才讲的票据。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稳定币。我举一个例子:就比如说 Alchemix,它的 ALUSD本身有几个策略:比如说像Yearn的策略,基于美元的一些策略。是把未来的收益提前拿出来,类似于一个票据的一个定位。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去中心化稳定币。(我们看链上的一个行为)。就举个例子,像一些对隐私有一些要求的场景,或者说黑客它把一个协议里边的资产卷走了,它们通常不会选择把自己资产换成 USDT 或者 USDC, 因为在以太坊上这两个资产的智能合约它都有黑名单功能的。比如说Tether,可以直接把某个地址设成黑名单地址,这个地址只能进不能出。然后这一部分的用户可能会选择使用DAI或使用 Curve 的 3 CRV。就之前一个跨链桥出问题的时候: Tether就锁掉了所有的 USDT, 然后把剩余的 USDT 全部换成了 3 CRV, 那这样就可以避免资产被锁定,原因是它的资产量特别大,不能换成DAI, 因为滑点特别高,(所以)就选择换成了 3 CRV
主持人:
3 CRV 就是Curve稳定对价资产协议中的一个稳定币的LP(liquity provider) 。或者说稳定币的一个存款凭证,可以将三种稳定币:DAI / USDT 或者 USDT 存进去,会给到一个对应的 3 CRV 凭证,然后可以凭借这个 3 CRV 凭证去取出以上三个就是稳定币当中的任何一种,就本质上可以粗浅的理解为在 Curve 这个协议里存稳定币的一个票据。根据小明这边的理解。 刚刚小明聊了一下它对于去中心化稳定币跟稳定币场景上的一些区别。那么我们来听一下秋杉的理解:
秋杉 :
我其实是特别希望能把它对立看的,因为我感觉这个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它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中心化稳定币,它的场景是实实在在的,它能够在一个我们叫加密经济体里面能够去担当非常核心的作用。比如说它能够在几大交易所里担当那些交易对,价值锚,甚至担当一些散户的套现储备,所以它是很有实际价值的。大家在中心化交易所选择相信它们就是选择相信它们背后的一些价值,甚至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几乎大部分头寸都会换成中心化稳定币。所以它的商业场景我们就不用多说了。那至于去中心化稳定币,然后刚才小明同学说的那个我也是初步赞同的,目前去中心化稳定币,如果说在后续的 Defi时代,它的场景也挺明确的,因为那时候参与挖矿,参与新的Defi项目的发现,还有它们的创意,现在都离不开这些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参与,因为我们这些协议(Defi协议)都最好直接走我们叫“原生链上积木搭建”的一个过程,所以它从以太坊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是基于以太坊发行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它其实更好的可以在协议层进行继承,如果你去继承一些中心化稳定币,会面临一些跨链,还有合规监管,黑名单等等这些问题。
所以我感觉在那个时代去中心化稳定币是可以让大家更好地参与到Defi, 但是现在大家也知道 Defi 这波潮流是比较式微的,所以接下来去中心化稳定币有什么新的场景?目前我认为我也给不出大家什么答案。至于小明说的黑客这一个场景其实也是因为技术时代发展的原因,我们知道 Defi 是一个新东西,才一两年。所以即便是 USDT的官方/美国SEC要监管,也不会想得这么全。不仅监管 USDT 的黑名单,还要监管客户 LP 的这些事,正是因为没有监管,没有跟上步伐,所以才给黑客去换成 LP 的一个契机。当然如果以后会发展更大的话,或者说这个赛道重新被重视,监管介入的话,我相信即便是客户,只要它们惧怕 SEC ,即便是基于智能合约,也会被列入 LP, 也会被列入监管的黑名单。所以这个场景(黑客)可能在未来某一天也会消除。这就是我们对这两个稳定币的一个理解。
主持人:
刚刚其实二位都提到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场景跟需求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于中心化的稳定币,它的场景需求非常明确。那么去中心化的场景跟需求有,尤其是在就是 Defi Summer 那段时间,因为很多挖矿Farming包括有一些早期项目的参与,一般来说,它们一定会给去中心化稳定币留一个口子,因为毕竟很多当时的协议也是匿名的,也是强调去中心化的,所以会给它们留个口子。
但现在 Defi Summer 逐渐过去,新的项目出来的速度变慢的这种时候。有一部分的需求刚刚像小明讲的,可能这个项目本身它会自己去创造基于自己的功能或基于自己的服务场景的一些需求,然后来满足自己发行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但整体从规模上来看,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场景跟需求规模还是比较弱的。
那么在二位来看,未来随着稳定币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因为我们谈到稳定币其实是Web3 商业的一个结算层,Web3 商业整体的规模在扩大,那么这个结算层的需求肯定也是扩大的,那稳定币的需求长期来看也是趋于扩大的。
未来两到三年,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占比
Q3: 那么在这个长期趋于扩大的大趋势当中,各位认为去中心化稳定币在当中的占比。就中期(两到三年),它可能这个占比是趋于扩大的,还是说趋于缩小?以及为什么这么看?
秋杉 :
我们可以分析两个情况:一个是同比扩大,这个是基于我们当前的一个认知。就是我们从 2018 年到今年,一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来认知。我们可以认定为它是一个同比扩大的。为什么呢?过去一两年是因为美联储无限放水,导致很多的一些主流进入了美元,能够通过 USDT 尤其是 USDC 进入到我们的行业。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一两年里瞬间达到了几百亿美元甚至一千亿美元的一个量级。所以假如说未来全球变好的话,至少这个行业的美元增量会持续不断。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心化稳定币,它的supply(供给) 从一个理想的角度,是会增强的。那至于这个份额,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从 Defi 开始,再到去年中心化稳定币增强的同时,也伴随着去中心化稳定币supply的增强。 为什么?因为很多的一些去中心化稳定币的生成协议,我们叫协议本身它可能都会依托于这个中心化稳定币,尤其是像 USDC (MakerDAO 现在很大的储备基本上是 USDC) 所以会有一个亦步亦趋(会变得更好)。那至于比例,比例跟现在比不会差太大,可能依然是维持现百分之八九十是中心化稳定币,百分之十 可能是去中心化稳定币。
第二个情况是未来一些情况是今天的认知所不能主导的。比如说我们感觉今天Defi没什么了,我们感觉今天去中心化稳定币没有什么场景了,但永远不要去低估咱们 Crypto 圈的创造力,可能在明年今年又出现像去年 NFT 那波潮流,或者说未来的Web3 就喜欢去去中心化稳定币。那这么一个需求的话,即便说没有未来的无限放水,总体 Supply 的增量,但万一这个需求只会刺激去中心化稳定币,那可能也会导致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份额比例变得很大,这是我的两个看法。
小明 :
我们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之前其实大家对于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认知,它可能是一种公链的基础设施,大家可能认为每个公链就会有一到两种头部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但是随着行业发展到现在,人们发现它(去中心化稳定币)并不是单单只是一个公链基础设施,它甚至是一个协议的基础设施。就比如说像Aave,还有像 Curve,也开始要发行自己的一个稳定币。包括就是波场,它也有发一个稳定币叫做 USDD, 为什么呢?
因为像稳定币:(大家可以打开一下 DefiLlama),然后它有一个收益情况,比如说比特币对美元,它对应的一个基准的收益率。然后再比较一下比如说稳定币之间的,比如说 Curve 的 3Pool(USDT/USDC/DAI),它的基础的一个收益。对于协议来讲的话,它如果说推出的是一个稳定币之间的流动性,比如说波场,通过这个 USDD 大量的减少它的流动性成本。因为对于 LP 来讲,它提供两边都是稳定币的一个流动性,成本是相对来说会很低。 现在其实是刚刚才开始,包括Avae的 GHO (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行)就是这个趋势如果出来的话,它并不是基于美元资产或者说是美债。它是一个纯链上,所有的这个资产负债表都在链上这样的一个资产,每一个协议(它可能就是再极端一点),每一个协议它以后可能都会去发一个自己的稳定币,哪怕是 NFT 。有一个稳定币叫做PUSD ,它质押头部的 NFT 后,可以超额抵押,铸造出来的稳定币,这个也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其实站在我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去中心化稳定币它的一个发展空间特别大的。从现在角度来看,所有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加起来可能还没有 Circle的 USDC 这一家的规模大,但是这个只是才刚刚开始。我觉得就是再等一段时间, 可能会有大量的稳定币,井喷出来。
主持人:
我觉得还想再问小明刚刚的一个点:你提到Tron(波场)它那边发行了一个自己的所谓的去中心化稳定币USDD,这个是可以降低它们的流动性成本,这个怎么理解?
小明 :
对,因为TRX 它是可以用来铸造 USDD的,然后倒过来也是ok的。当然它是有限的,它和 UST 的区别是 UST 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做货币工具的操作,就是发行新的 UST 或者销毁 UST。然后波场和 UST 的区别:它是限制的,就只有几家白名单。相当于 USDD 发出来了之后,TRX 就多了一种流动的渠道,可以通过 USDD 来退出。换句话来讲USDD 本身的流动性,可以视为 TRX (波场)资产扩展的一个流动性。现在USDD 它整个体量差不多是 7 亿美元左右。然后我们想一下:我们不用这种去中心化稳定币,我们就单用波场。如果要建立同样规模的流动性,需要花多少钱,那显然成本是会高非常多的。但这个其实是属于低风险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可能只要给一个年化 10 个点到 20 个点的年化(利率)就 OK 了。但是如果要铸造同样规模的TRX的一个流动性的话,它要花更多的一个成本。
主持人: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可以用 TRX 做去铸造 USDD 稳定币,虽然说两者是互换,但是这种互换带来的杠杆的效果(用稳定币对 TRX 创造需求这个杠杆的效果是更大的)。相比它用同样的流动性成本或者同样的这个 APR 去撬动 TRX本身的话,稳定币的方式会更好,会更节约成本,是这么一个概念?
小明 :对,就是按照它现在数据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至少节约了 70% 以上的成本。
主持人:
那么刚刚其实我们已经聊到一个话题了:核心的含义就是未来稳定币长期规模增长,这个我们是共识。那么未来在稳定币这个总市值当中,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这个规模会不会增长?刚刚小明,包括秋杉也提到,未来去中心化稳定币它的来源可能会变得更加丰富,很多来源可能目前还没有办法推演出来,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像那个 Curve 自己做了稳定币,Aave自己做了稳定币,以及像我们去年看到为什么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市占率一度也是增长非常快的,就是因为 Terra它做的稳定币 UST 市场规模扩得非常的快,这也来自于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一些创新。所以这一块可能是未来去中心化稳定币增长核心的一个动力。
那么就聊到我们下一个话题,就是稳定币整体的一个竞争格局。在去中心化稳定币当中,目前的代表项目刚刚我们也聊到了:最大的市值规模的是DAI由 MakerDAO发行的。然后目前第二大的应该是FRAX ,就是FRAX share, 它们发行的也是一个部分抵押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其它还有的就比较多了,像Aave它们要做 GHO , Abracadabra也是个借贷协议,之前做过的 MIM, 包括刚刚小明这边讲到的用 NFT 铸造的PUSD 。所以去中心化稳定币,整体来看去中心化稳定币项目的种类其实是非常多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项目它开始亲自下场去做稳定币
Q4: 那么我们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亲自下场去做稳定币了? 就一开始我们看做稳定币的这个协议本身就是做稳定币的,那么DAI为作为代表。后续我们看到一些公链做稳定币,像Terra ,像 NEAR,像刚刚提到的波场, 它们公链也做了稳定币。而我们发现一些 Defi 的协议,甚至一些 NFT 的协议都开始做稳定币,这个是为什么呢?
小明 :
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我刚才已经讲过就是降低资产本身的流动性成本。然后另外的话就是站在 Cruve 的角度,它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一个资产规模,因为Curve 身上是没有任何杠杆的,就是说将近 60 亿美元的一个 TVL 是没有任何杠杆的。但是也就是说每个人去投进去的钱,比如说有人可能会有MIM,可以用 Curve 的 LP 然后铸造MIM,但实际上这个占比很小。但是我们看一个例子,就是 MakerDAO和Uniswap 的一个 case: 然后我们看一DAI这个抵押物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刚才讲的PSM—就是 USDC 的储备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储备是占很大的一个规模的,叫做 GUNI。它是用Uniswap v2 和 v3 ,主要是 v3 它的一个流动性的NFT: 就是DAI和 USDC 的 NFT。所以我们可以到 Uniswap上面去看一下,它实际上这个是占很大一个比例的。就我印象里面应该是要占 20 到 30 亿美元这样的一个TVL,还是很大很大的一个部分的。所以对于这些基础协议来讲,发稳定币除了降低流动性成本之外,另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效果就是说给它的 LP 提供更多的工具。
比如说风险偏好比较激进的:比如说: 我只是单纯去存那个3pool(USDT/USDC/DAI),我一年年化可能只有1.4%几。但可以用3pool,去铸造,利用3pool然后质押它,然后合成更多:比如说目前 Curve 的稳定币还没有出名字,我们暂且叫它 CRV USD,然后把 CRV USD 换成就是其换成主流稳定币,然后去加杠杆,那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更高的资金利用率。那对于 LP 来讲,它多了一种工具。然后对于Curve来讲,它也提高了规模,其实跟 Uniswap 和 MakerDAO这样的一个组合一样,它也提高了资本规模,就是达成这样的一个效果。
主持人:
了解,刚刚小明这边聊到两点。第一个,刚刚前面聊过是降低了自有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成本。第二点,刚刚谈到一点:如果它是个 Defi 协议的话,提高了自己 Defi 协议 LP 的资金利用率。本质上是可以视作:让用户来这边来做 LP ,来提供流动性的这个需求变得更加的旺盛,是能够提高自己本身 Defi 协议的一个 TVL 。那再请秋杉来谈一下: (为什么后续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自己下场去做去中心化稳定币了)。
秋杉 :
对这一块其实我们也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在 2019 年的时候,我们是国内最早一波推出 Defi 战略的 (All in Defi)。因为 2019 年, Defi 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还没入到大家的法眼里。但是那时候我们就已经决定要All in Defi。 但是有一个非常好的点就是:当时 2019 年我们学的 All in Defi:做了第一个协议,就应当是跨链加稳定币— 就是跨链加去中心化稳定币。而且我们也希望能够以跨链资产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抵押品,所以会有BTC ,ETH,所以当时也是很有意思,就以这么一个稳定币开端了。
后来我们发现要做好一个去中心化稳定币,基础设施要牢靠。第二个就是要很懂那些上层的应用,你的稳定币要去支撑哪些应用,所以有这么一个需求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要做好去中心化稳定币之前要做好很多很多的工作,很多很多的储备,所以就要从交易开始。结果战大战略滞后了,我们第一个落地的项目反而是我们的超导协议,国内的用户应该也知道,其实就是一个像 Uniswap, Curve一样的,这两个结合起来的一个AMM协议,因为要做好一个技术储备,要有交易的场景,然后稳定币要能去到这些 AMM里。所以从慢慢开始有了交易,在做借贷,做完借贷之后那一刻,我们发现所有的场景铺好之后,水到渠成之日。那时候我们发现真正的诉求反而也是继续去做去中心化稳定币,就基于我们已经铺好基础设施,再去建设去中心化门店,比反而很容易了。为什么很容易呢?首先我们这些跨链交易场景积累起来之后,会有大量的用户,会有大量的资产。因为我记得 2020 年我们Defi Summer时候,光神鱼就携带了非常大量的资产进到我们协议。所以当有了这些技术之后,会发现要做稳定币,有很多的资产储备,有很多的用户,甚至还有场景。今天我们其实得益于 Uniswap, Curve还有Aave ,Compound等等这些Defi龙头,它们基本上已经非常完善了,很成熟,不论是安全还是用户基础还是教育都已经很完善了。接下来就会像Binance一样,慢慢的享受时代的红利就行了。
所以有了它们做支撑之后,这时候大家会发现,尤其在Defi 这个时代,它们没有什么更新的创新之后,发现去中心化稳定币,反而是一个应该集中精力在重新去建设的一个赛道。尤其是Terra,没想到能够把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赛道变得这么庞大,而且出圈了。虽然这个出圈是不光彩的,但是可以证明这个赛道的潜力是存在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它的失败,按理说大家应该给这个赛道去打叉号,应该不会再去关注这个赛道了。但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去从比特币开始,这十年来一直有个反脆弱性,就是这东西一旦出现并且做了很大,即便它短时间灭亡了,但是大家依然会给它很多的期望,会依然会在来年变大。从比特币开始,我认为这十年来都有很明显的这样一个规律。所以 Terra 的失败反而给了更多的创业者,甚至一些协议方、尤其 Uniswap, Curve等等重新把去中心化稳定币赛道给做好一个契机。有一句话说的好:“巨鲸落万物生”。但是我相信接下来不论是Curve,UNI,还是Aave,它们去做去中心化稳定币,一定会非常深刻的去吸取 Terra 的那些教训。所以接下来我们相信不论是新的创业者还是这些巨头协议(Cuve, Aave)它们去做去中心化稳定币一定会做得会更好。目前来看我们去中心化稳定币领域,如果把DAI去除掉,我们不去考虑其它去中心化稳定币加起来才十几亿,顶多十几亿的一个规模,所以它的空间是很大的。而且相信 Defi 虽然过去了,但是它遗留下了很多的创业者和风险机构,所以这一波人是很迫切的希望能找到一个突破口的,目前来看确实去中心化稳定币就是最好的一个赛道。
主持人:
刚刚秋杉其实提到了两个看法:关于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项目做稳定币。第一个就是目前这个阶段,很多 Defi 协议比较成熟了,包括基础业务也比较牢固,同时它们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以Curve, Aave为代表, 包括像之前的一些公链,它具备做稳定币的需求跟基础。另外一块笼统来讲: 稳定币作为一个结算层,作为一个支付层或者作为一个价值储存,它的用户面必然是会比较广阔的。就相对于单独的一个 Defi 协议来看,不管是借贷还是说去 Curve做流动性,还是做兑换,就稳定币本身它的用户面向是最广的。然后第三就是稳定币本身作为一种业务,不管这个稳定币本身的业务是通过去收取稳定费,比如是通过像MakerDAO 去吃利率的方式,还是说通过像 :FEI这样的方式去做协议控制价值,通过发稳定币去把更多的这个资金纳入进来,然后可以通过这个资金的运作去赚取收入,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或者说比较新的一个业务模式,然后可以去给这个协议在新的业务场景里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也好,增加生态的控制力也好,或者增加直接的收入也好,这个就是很多项目去做稳定币的一些基础(背景)。
刚刚咱们也聊到了很多去中心化稳定币的项目: 比方像去年最具代表性的Terra 它发展的非常快,也很快的在短时间内崩溃了。那么这边就存在一个问题:
做好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Q5: 就是在二位看来,就是做好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如果要去做一个去中心化稳定币或者要去判断一个项目,它做去中心化稳定币成不成立,有哪些条件是我们需要重点去考察的?有些可能是必要条件,有些可能是充分条件。比方刚刚咱们聊到 FRAX, 刚刚两位对于 FRAX 的发行跟流通量在数据的看板上有些分歧,我们要不先来聊一下 FRAX? 就以它为例,大家认为做好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充分跟必要条件肯定有哪些?
秋杉 :
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整整好一年前, 2021 年的 8 月份八月初。当时我们以研究院的形式对去中心化稳步币赛道做了一个研究报告和未来预判。当时的项目其实跟今天差不多,做了一个 1 + 2 + X 的一个预判。什么是1呢? 1 就是龙头MakerDAO; 2 就是有两个项目排在 MakerDAO之后叫 Terra 和 Liquidity, 当时 Liquidity 还是比较可以的(现在不行了),X就是排在这三个之后可能会随机胜出的。其中第一个是 FRAX, 第二个是 SUSD, 第三个是 USDN, 第四个是 FEI 那像Celo,因为当时比较新,所以没有考虑,正好也借这个机会谈一下我们选 1 + 2 + X的依据。第一个依据是林迪效应:就是一个好的东西如果它存在的时间够长,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在未来持续的时间也够长,好的事物时间越长,那它未来表现会更好。所以这是判断一个去中心化稳定币项目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考察项目是经过时间考验。第二个是第一性原理:我们会借 FRAX 来讨论一下。第一性原理就是:稳定币的设计机制不能太反常,一定要符合第一性原理。比如说Basis 它就具不具备第一性原理。当时 Basis 很火热,但是我们并没有参与,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预期,是一个共识,是一个远期的期货,债券,所以它这种就不是第一性原理,是共识— 远期的共识。什么叫第一性原理?你的团队就是进行挑刺的,从各个方面的风险去挑它的机制有没有问题,超额抵押是从研究的层面来说,没有任何的大的风险。即便是当时去分析 Terra ,也要建立在几个假设上:第一个假设: Luna 这个大公链代币,它是能保持头部位置。当这个假设成立,会发现 UST一些稳定币的机制也是很合理的。 FRAX 的话更不用说了。
当然先说一下结果:1 还存在:MakerDAO; 2 全军覆没( Terra); X 目前来看只有 FRAX 还有希望。当然 Synthetix 可能后边也会有好的表现,所以我相信我们也是有很大的一个发言权去总结:去中心化稳定应该有什么一个条件?我先给出答案。第一个就是:具备核心储备资产,不能基于一个凭空协议自己的代币。第二个是它的发行:是不能建立在一个预期价格膨胀上的,比如: Basis 是一个大家参与的项目,大家对它有一个价格,规模有个预期,所以大家无形中会把发行模式瞬间(放大)比如说这个项目才诞生一两天,但是规模竟然达到了十几亿,几十亿,这显然是不对的。但是会发现FRAX的Supply 曲线是慢慢增长的。到今年为止也才十多亿,但是它的发行模式就非常健康:有多少储备就发行多少量,所以它是一个随时时间慢慢增长的一个储备(模式),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就是效率了,比如MakerDAO引入了 PSM 和 USDC 实际上是为了去改进超额抵押的不高效性。所以成功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它应该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高效性),要避免过高的超额抵押,应该是接近 1 比 1 的抵押,不论是我们所说的 UST这种交易铸币也好,还是说这种接近 1 比 1 就微超额这么一个抵押铸币,反正就是要提高抵押的效率。再一个就是要有很好的一个场景:其实UST 的场景是有的,但是它不够大到能够支撑起这么大规模的市值,所以败在了太夸张的(价格预期)膨胀上。(所以)要维持汇率的锚定,这是一个判断稳定币是否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条件:能否有很好的机制去实时地维持汇率锚定。这是通过 FRAX 还有 UST 的成功,去判断出必须要建立实时的套利兑付,一旦出现低于锚定或者高于锚定,不论是哪种情况,能够允许套利者通过协议交易市场和外部交易所的交易市场瞬间(在这两个市场中)完成套利兑付,时间一定要非常短,因为只有非常短,这样才能迅速把汇率回归到锚定,避免大规模抛售储备资产导致死亡螺旋的情况。其实 FRAX 在这方面是做的很好的,首先它能够满足及时的兑付。再一个是它的储备资产:FRAX的储备资产是 USDC 加 FXS ,而且在协议开始的时候FXS比重是非常低的,大部分是 USDC, 因此即便是出现黑天鹅或者灰犀牛这种套利兑付,那大家也是走 USDC的套利空间。对 FXS是非常适配的,只要FXS还在,就不会被死亡螺旋,那这个协议就会永远保持现在的情况。所以储备资产是抗死亡螺旋性的,所以如何做好去中心化稳定币储备资产的抗死亡螺旋性,无非就是要么借助以太坊,(一般没有用山寨币的)。如果抵押币的话,还是希望用以太坊,如果不用以太坊,还可以用USDC 。如果还想有自己协议的储备资产,可以去组合比如 USDC + FXS 。
(但Luna的情况很复杂,它的储备资产是LUNA,LUNA在多年来一直都在排名前十,相当于币安链一样),但很少(我们称之为:“币圈索罗斯”),能够对这样的巨型工业资产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理论上LUNA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有抗死亡螺旋性的储备资产。但是没办法,组合性的攻击太强了,包括LUNA这个所谓的前十,也是在短短的半年里,(可能)被裹挟着往前,变成了这么大规模。但实际上它在 2021 年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
还有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比如说有两个速度的比拼,一是套利者扳平竞价市场汇率的速度,还有一个是套利者获取利润、抛售储备资产导致下跌的速度等等。还有本身储备资产也正好处于极端行情,自身下也面临下跌,只有前者的速度极快,才能有效预防死亡螺旋的加剧。所以这是我们的一个比较深入的一些依据。
主持人:好的,那请小明再来聊一下。
小明 :
刚刚秋杉 讲的其实是Frax的AMO V1阶段,但是目前它们的 AMO V1 规模是非常小的,就只有一千多万美元,现在绝大部分的 FRAX 的铸造是通过AMO V2; AMO V2有一个协议控制流动性的部分,相当于Curve 上面的两个池子:一个是 FRAX 对上 3 CRV, 还有一个是 FRAX VP ;这两个池子是由协议来控制,然后会根据这两个市场的需求,增发 FRAX 并投到Curve池子里面去。就比如说:如果现在有人买了 100 万美元的这个 FRAX,把 Curve 的(价格)池子打偏了,然后会立刻增发 100 万美元的FRAX ,再把价格打回去,通过AMO获取两个收入,一个是来自于 Curve 的收入,还有一个是增发动作形成的做市收入。
所以除开AMO V1 这个部分,我们看AMO V2相当于是两个主要的 AMO: 一个是里面成分是 USD, 一一个是更大规模的 3 CRV;我们认为它现在是一个 100% 的储备的稳定币,这是一个部分。同时我认为它们现在的文档不是很完善;然后第二个部分是 UST 的失败,货币经济学里面有,叫做蒙戴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其实 UST 是想试图突破这个不可能三角,因为它汇率是稳定的(它是个稳定币)
然后资本是自由出入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的一级市场,自由选择去销毁 UST铸LUNA,或者说是销毁 LUNA铸 UST,一般来说按照现在的经济学的理论,这不可能三角它最多只能达到两个,实际上LUNA试图要三个要一起获得,所以最后就失败了。那为什么 USDD 产品形态跟它(LUNA)是完全一样的。USDD 和 UST 的一个差异点就是: USDD资本是不可以互相自由流通的,就只有白名单的机构才可以去操作它的货币工具,其它人是不可以动它的货币工具的。但 UST 是任何人可以去动它的货币工具,那也就意味着会有恶意做空的人。比如有人手里面囤了很多 UST, 然后立刻去抛,再去动用这个货币工具,那么很快就会把这个多米诺骨牌一下子给推倒。所以我觉得发稳定币还是要回归到传统金融的理论,因为这两边我认为是比较互通的。
探索未来会爆发性增长的稳定币项目
主持人:
Q6: 那我们回到这个刚刚咱们聊这个问题本身,就像现在做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这么多,就刚刚两位都聊到了它有一些内在机制的合理性,包括套利机制,包括货币铸造跟货币销毁的机制。那么外在的机制:比方说像UST 它自己做了一个 Anchor,给你保证 20% 左右的无风险利率,有些像 FRAX, 它肯定有很灵活的货币供给的方案,去跟外部的Defi 协议去弹性很大的自由伸缩跟供给。像外部的这种条件,在各位看来有没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项目?因为我们叫内在机制维持货币供应,很多协议都做到了,刚像刚刚讲到Liquity, 它的LUSD 的稳定性到目前来看没有出过太大的问题,但它这个市值规模起不来,它的外部需求没有,导致变成了一个僵尸的稳定币的一个项目。那么像外部需求的拓展,各位有没有看到一些好的案例,可以供别的项目去做参考的,或者说我们把这些好的案例用来去搜索未来可能会爆发性增长的这个稳定币项目?
小明 :
实际上我还想补充一点:就你刚刚讲的是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一个外部应用,我认为目前做得比较好还是DAI。但是实际上这个部分占有的规模它不会特别大。为什么我认为这些稳定币本质上都是票据呢?举个例子:我刚才讲的那个 CRV USD 就Curve发的稳定币,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TVL, 当然它可以从自己本身的收入里面拿出来一部分或者说用现有的这些 CRV的排放,本质上还是把这个算入了一部分。因为它已经形成了经济循环,这边我们不展开讲。本质上就是把收入的一部分补贴 CRV USD 的流动性的部分,然后它就可以让整体转起来。实际上现在所有的这个去中心化稳定币,有没有做出外部的应用,目前还真没有。因为做出外部应用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首先它自己的一个流动性要足够好,像DAI它通过 GUNI 然后通过 PSM,可以获得对USD 很好的一个流动性。然后FRAX它也可以通过AMO 这样的一个机制,获得对 3 CRV 或者说是对USDC一个很好的流动性。这个是目前我觉得还是以内在为主,然后外在这个部分我们展望一下。就比如说FRAX: 它现在 Curve 做了一个叫 FRAX BP,然后它上了几个前期的一些交易对:包括 True USD,USDD , SUSD 然后包括 Alchemix的 ALUSD, 还有 APUSD 一开始都是它的流动性池。相当于本来这个流动性成本是它一个人出,现在它完全是自己不需要支付的。为什么呢?因为FRAX锁定的CVX应该是第一多的,它可以通过手里的持有的 Curve 的治理资源来分摊掉它本身的一个流动性成本。然后它推出了 FRAX BP之后其它的一些新兴稳定币也可以帮助FRAX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分摊它的流动性成本。因为有更多的协议接到 FRAX BP 那就增厚了这个 FRAX 对上 USDC 的这样的一个池子,就跟 3 CRV 的用 usecase 是一样的,相当于把一部分的成本转嫁给别人了。通过这种方来增加自己的一个使用案例或者说降低流动性成本。
主持人:
有一些听众可能不知道就是 CVX 包括那个 BP 什么意思。 CVX 是基于 Curve协议Convex 的核心代币;然后CVX 是可以控制它协议所控制的很多这个 vCRV 的治理权,所以控制了 CVX 实际上本质上控制了Curve治理权的一部分,可以去影响池子的流动性,暨 CRV 的分配。
BP 的意思是全称是 Base Pool,是 Curve 上面的第二个Base Pool,就是FRAX 跟USDC还有3Pool : USDT/ USDC /DAI,理论上来说是同一个位置的。所以说现在这个 FRAX 的 Base Pool 其实在跟 3Pool 在争 Base Pool 的生态位置。那么我们来听一听秋杉对于去中心化稳定币外部场景竞争的看法。
秋杉 :
其实我也是观点类似,因为其实目前来看DAI的一些外部的做法是比较好的。因为首先DAI做为一个龙头,它能够被很多的一些协议,还有很多的一些交易所认可。就相当于大家如果都认比特币的话,那比特币做起事来就很容易,不论是出圈还是在这个圈里。尤其 FRAX,其实 FRAX 的这些推广只有在非常熟悉 Curve 生态,非常熟悉 FRAX 生态的这些人里,它们才会去知道。但是像其它的区块链创业者,从业者它们可能也不知道FRAX还能这么去流通。它的外部应该是要做好一个共识,要大家去认可它,而不是只在自己的这么几个协议里,把它做的和俄罗斯套娃一样,或者做一些非常复杂的金融结构:我们叫结构性金融。但我相信Curve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一个平台,接下来一些稳定币要去做好外部的一些工作。
过去像DAI,你是龙头那我交易所都认你,实际上对它的规模增长是很有帮助的。但接下来所谓的龙头,实际的交易战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稳定币最大的战场实际上慢慢已经回归到了Curve,现在是UNI v3 这么一个场景。所以接下来这种大协议带着新兴稳定币进行一个外部的扩充,我相信也会是很好的一个路径。当时我们也是有个想法是呼吁所有的这些新兴稳定币都要跟Curve ,UNI v3 进行一个强紧密的结合,通过它们把交易战场从我们所说的小交易所或者说小 DEX 里边去夺回来,你只有让大家都能够在Curve ,UNI见到你们这些新兴代稳定币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才会在币安之外形成一个共识区,它的规模增长就不会成问题。当然我去年了解的 FRAX 和今天了解的可能不太一样,但是 FRAX 能有今天这么一个稳步,规模的增长,我相信也是离不开 Curve 还是Uniswap 它们这些头部交易所的这么一个支持的。
支持人:
咱们今天的这个主题就是 Curve 亲自下场参战去中心化稳定币, Curve 它本就是稳定对价资产,当然它也有非稳定对价资产,它还有以太坊,比特币,包括跟稳定币之间兑换。那它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是:它主要的 TVL 还是集中在稳定对价资产。除了稳定币,还有像封装的 stETH 一些质押的Staking平台的资产(是一个稳定币对价)。但是我们今天还是聊的是稳定币,就是 Curve 现在亲自要来做稳定币了。刚刚这个原因我们已经聊过可以提高 LP 的这个资金利用效率,然后可以形成更好的一个经济循环。那么我们比较关心的一个点就是Curve自己本身是做流动性的平台,它亲自下场做稳定币,意味着它肯定要扶持自己的稳定币,但是Curve又非常依赖于稳定币这个生态,或者说稳定资产生态的繁茂的。有一个大家比较担心或者说介意的点:
Curve如何划定好跟竞品竞争的一个边界
Q7: 就它自己(Curve)本身是做稳定资产交易平台的,它自己又亲自做稳定币,它怎么样去划定好自己稳定币跟竞品竞争的一个边界,让别人它不会有到 Curve 这边来做稳定币生态发展的想法?
小明 :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当然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还是:我认为稳定币是票据。比如说去中心化稳定币和中心化稳定币,它的一个定位如果是趋同的话,那的确会有这个问题。但就像我今天前面已经就提到过的一个观点就是稳定币它未来不是一个公链基础设施,它是一个协议基础设施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这家公司发出来的一个商业票据,比如说以美元本位的一个商业票据。然后不同的就是票据然对应的信用等级是不一样的,对应的使用场景也是不一样的。像UST,其实它的目标它是想成为比较通用的,就大家都用UST 来建立流动性,都来交易,它的定义其实是我就是一个稳定币,目标可能是要把 USDT 给干掉,它有可能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定位。但是就如我刚才介绍过的CRV USD 的定位一样,它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提升本身的业务然后给 LP 更多的一个选择。所以我认为不会构成这样的一个竞争。举个例子,比如说 Curve 的一些生态项目,像 Convex 或者说Concentrator ,还有等等,它可能就是会比较支持 CRV USD;它会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展外部性,但也是仅限于Curve 生态内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我这边还要再举一个例子,我前面其实漏讲了像 SUSD 它现在是如何来扩展它的外部性的呢。就像 Synthetix它在 layer2有一个期货交易所,如果去那个交易所去交易的话,它必须是得使用 S资产,比如说 SUSD ,这也是一个应用场景的一个扩展。所以我认为实际上是不会发生冲突的。就像阿里发的一个商票,它不会跟腾讯发的商票起冲突一样的道理。
主持人:
明白。小明核心观点就是很多像以Curve为代表去发行稳定币,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业务,而不是说要去争夺作为稳定币在结算层上面的(地位),至少目前来看不是以这个作为核心目的,所以说不会跟那些比较广义的像 UST或者说USDC 这样的稳定币直接进行竞争是吗?
小明 :
对,如果说规模做得足够大,自然而然它就会变成一种主流稳定币。就像 FRAX之前和UST合作去做去推4Pool,后来 UST崩盘后,它选择自己出来做这个 FRAX BP ,它其实推 FRAX BP 相当于是推自己的一个应用。然后可以用 FRAX 换各种各样的其它的稳定币,不要过多地依赖这个 USDC, 不要过多地依赖3Pool,FRAX它推出 FRAX BP 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跟DAI宣战,去争抢去中心化稳定币之中一个外向性的这个部分。
主持人:
那秋杉怎么看呢?
秋杉 :
我对Curve的感情是:2019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协议,当时我们只看到了Curve的白皮书,但是没有更多的一些解读了。国内其实对Curve的原理怎么构建,它的公式怎么来的根本是没有(进一步了解的)。所以当时我们主动地去研究,把它的公式,构建原理都搞清楚了。然后我们就照着这个原理实现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能够从原理上去重新构建的Curve,并且还能对它进行改进。所以我对Curve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虽然说我不太了解今天Curve的一些新玩法,但是我对Curve的原理,就它的核心基石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我也是非常认为它做稳定币是非常对的。我们从两个意义讲:第一个意义就是Synthetix它的货币发行机制,它的 SUSD 拥有今天的稳定性,是离不开它在Curve上建的那个池子的,所以就是Curve能够相当于一个坚强的后盾,不仅帮它把规模做起来了,也帮它把汇率的风险给消除掉了。所以这么一个强大的基础设施,我们叫“倒而优择也”,你既然能够帮助别人成就稳定币,首先要逐步的去作为一个最底层基础设施,才能够去了解一些顶层的需求,你已经成为所有这些去中心化稳定币,我们叫聚集地,集散地。所以我认为相比于那些去中心化稳定币的协议方,项目方本身,Curve是最了解去中心化稳定币规律的一个存在,就是它比做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人更懂稳定币,因为它懂很多的风险,它都很多的一些用户,它有很多的场景,它能够接很多的场景。这是第一个角度,所以Curve做稳定币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刚才也提到 UST 灭亡之后,巨鲸落万物生。最有可能去接去中性化稳定币这个大旗的还应当是从UNI v3 , Curve甚至 Aave这里边选,而不应当是从不知名的一个创业团队,他们要从头去搭建,这显然不符合林迪效应,还要给行业一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那Curve早就发展成了几十亿规模了。所以这是第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我还是喜欢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去看,实际上我们去正好快到结束了,我们就做一个路线(图)从MakerDAO开始,MakerDAO已经不是超额抵押,它变成了什么?变成了 PSM,USDC 这种,接近 1 比 1的一个存在,然后再到 FRAX,FRAX刚才我也学到了,它其实不论是今天跟Curve的深度绑定,还是它之前的模式,实际上本质上是没有变的,它永远保持着一个 1 比 1 的及时套利兑付的机制。再到 UST,再到FEI,我把它总结出一个共同点,大家看对不对?它们这些项目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和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效益,有一个非常重要一点,就它们已经不是抵押型稳定币了,它们反而是算法稳定币,就是它们把这个汇率定价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开市场操作 OMO( 公开市场操作),就是所有的这些汇率定价已经不再是通过过去的那种套利兑付了,而是通过交易市场,协议的交易市场和外部了。比如说在Terra这个案例里,内部交易市场就是LUNA,这个内部协议自身定义的一个 1 比 1 的交易市场。而外部交易市场是Curve,是从外部交易市场出现了汇率风险,然后大家才回到了LUNNA协议进行套率兑付。现在很多的协议都是这样的,像FEI它是通过 Uniswap做市,所以接下来很多的协议也会跟Curve结合,然后通过Curve来完成非常强大的公开市场操作。那如果真走到这一步的话,去中心化稳定币真发展到最底层的一个原理:大家都一致认为只有最强大的,最直接的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做市能够去支撑其高效、稳定、安全的协议的话,那为什么不是UNIv3 和Curve 来去扛这面大旗呢,这就是我的两个看法。
主持人:
了解。刚刚其实秋杉聊到公开市场操作,也是一直是FRAX这边比较倡导的, FRAX 它创始人有句话说所有的稳定币,所有的去中心化稳定币最后都会走向我们这个路,就是 FRAX 这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通过比较灵活的货币政策稳去锚定我们这个币值以及拓展我们这个代币的应用场景,内外部这些协调,这是他的一些看法。OK 那我们今天进入最后的的一个话题,因为刚刚咱们聊的其实很多是Web3 内部的,包括甚至是 Defi 内部的一些机制竞争,包括它们的一些发展的契机。但是就是监管这块作为一个Web3 外部的很重要的因素,在今年是越来越有存在感了。尤其是美国SEC 包括财政部的官员一直在发声。然后耶伦(珍妮特·耶伦 美国财政部部长)也反复强调,今年一定要有针对稳定币的法律法规出台。在今年年底之前,她有这样的一个表态。对于监管政策,对于稳定币,尤其是去中心化稳定币是否有一些禁止跟看法,我们来聊一聊。
监管政策整体对于稳定币的趋势
Q8: 我们怎么看近一年内或者近一两年内,监管政策整体对于稳定币的一个趋势,因为这部分可能很多听众还未必很了解,双方可以基于就是你们了解一些信息做一下科普。
秋杉 :
其实我感觉这两年没什么变。因为去年很多的一些中心化稳定币也开始骚动起来了,然后去年去中心化稳定币更骚动起来。为什么?去年DAI被监管重点关注,那接下来应该还有替代品,去年监管带来了百花齐放的一个格局。因为龙头被监管了,接下来会(有别的)顶上,就跟Uniswap被 SEC 监管之后,其实也是多了一些公链的AMM模式,也要扛起大旗。那今年监管政策应该会更严,因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我们做稳定币的,你不能去忽略美联储,不能忽略美元,经济,美股经济这些东西。所以今年可能会是一个很强力的监管。具体政策的话可以听听小明来讲。
小明 :
因为之前也在 Curve 内部做过讨论,包括在其它地方。就我们的认知是监管应该还是两个部分:一个是和美元本身的一个通道,比如说赎回USDC,对于这些合规稳定币它的存管资产的部分,这个监管是有用的。但比如说我的全部的资产负债表,它都是在链上,实际上它很难去触达到。因为就举个例子,像比如说美国宣布,作为去中心化交易所(Curve),必须要KYC( know your customer)然后才可以交易。其实最差的情况可能只会影响到 UI 这一块,因为智能合约已经铺上去了,它改不了。还有一个就是:USDC 它如果受监管影响比较大,它必须得 know your customer 的话,然后可能对于DAI的 PSM 这个业务可能也会有影响。但是从 94 之后,大家实际上都是使用稳定币去交易数字货币,事实上加密货币已经成为了美元霸权的一种延伸,现在所有的加密货币的资产,它都是用美元来定价的。我觉得美联储它不会一刀切。然后因为很简单,美元不能用,我们可以去用欧元吗?那它肯定不会。比如要求 USDC 要 KYC, 然后以 USDC 作为储备的也要 KYC ,这其实很难执行的下去,就算如果说能执行下去,那大不了我去换欧元。后面大家去做稳定币这个事情,会更加的谨慎。因为我还是认为 UST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不是庞氏骗局,只不过就是玩砸了,它就是想要突破这个不可能三角,最后失败了仅此而已。我认为这个监管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状况,对于这些头部的可以触及到的,出入金更加严格,包括存管的这些要求更加严格等等,是从这个方向来入手。
主持人:
是的,这点我也比较赞同,刚刚小明所讲,美国那边是非常重视美元在整个全球的货币格局当中的占比和影响力的。就之前为了保证美元地位,它会要求它们合作的阿拉伯国家买石油一定要用美元进行结算。石油又是一个最常用占比最大的一个大宗商品,那么就保证了美元在这大宗的一个生态地位。那么我们知道现在所有的稳定币比较主流的基本上都是用的美元。实际上美元已经在加密经济在Web3 当中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了,只要它自己不瞎搞,自己不把这个东西去打断掉。其实这个优势是可以比较好地去保持的。另外一块就是即便它们有一些监管政策,大概率也是先从刚刚小明讲的:出入金以及对那些合规稳定币的存管跟监管这块去做把控。不管从技术难度上,还是从监管推进速度上,它们都很难在很快的时间内就一刀切或者是迅雷不及掩耳地对 Defi ,对去中心化稳定币进行监管实际上的打击。
OK!咱们今天最后一个话题其实聊的就是监管对稳定币,监管对于 Defi 的大概想法。那么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的到访,感谢两位非常精彩的分享。而且尽管我们有一些分歧,但是我们相信在分歧的碰撞当中,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最后,再次感谢两位的到来!